浙江站


浙江一家族结缘教育事业 一门四代17位教师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让我们走进这个教师世家,听一听三尺讲台前的百年变迁

乱世留学回国 担道义教书育人 助学生大学毕业

第一代教师

祖父黄庆云,算是这个教师家族中“开天辟地”的人物。可是他,积劳成疾,于1949年之前,死于肺结核。彼时,四子女均未成年。

对祖父的认识,黄向一和潘小禾是从父辈的口中和同乡会编写的材料中,渐渐清晰。

生于1875年的黄庆云,赶上了“最坏”的时代。乱世国飘零,唯有求学救国。1905年,已30岁的黄庆云获得公费,留学日本。同行的,还有章乃器的父亲。在日留学10年,“黄庆云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数学。”台湾青田同乡会编写的材料中写道。

学成归国,黄庆云受聘于处州中学,后升任至教务主任。那时,黄庆云拿的算是高工资,每月有120银元。

可是,家中过得并不富足。“爷爷特别关照家境贫寒而有志向的学生,他长期济助的学生就有七八位。”黄向一说。其中一位学生,名叫赵志垚(与周恩来、郭沫若共事,1938年出任过政治部总务长等要职),黄庆云供他读书至大学毕业。

“爷爷在当地颇具威望。”黄向一自豪地说。那时,丽水码头鱼龙混杂,“混混流氓乱敲竹杠。乡人想了一个办法,随时携带黄庆云的名片,遇到敲竹杠者,向其出示,他们自会讪讪地走开。

黄庆云,受到章乃器的爷爷章楷的赏识,两人遂成忘年之交。黄向一的家中,至今还留存章楷赠予黄庆云的对联。

1915年,从日本学成回国的青田人黄庆云,在浙江处州中学(现为丽水中学)任教。自此,他开启了一个家族四代百年教书育人的传承。

上周末,记者走进第三代教师潘小禾及黄向一的家中,感受这份坚守的教师情结。

其实,四代人为师,不仅是受教师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还受到自身成长中的各位师长的影响。

有人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在人生路上,他的一言一行,均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担负如此举足轻重的事业,需要怎样的坚守与信念?又需要怎样的精神与力量?

第二代教师

儿子“嫉妒”父亲的学生:“对他们比对我还好”

一心教学的黄庆云,积劳成疾,病死于肺结核。而祖母奋力坚守家业,凭一人之力,供四子女上学。

长子,供职于《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27岁时便牺牲。另三子,长女黄菊秀、次女黄丽妹与次子黄乃行,均为教师。

“上世纪50年代,父亲受国学大家姜亮夫的推荐,带着母亲,来到杭州,就职于浙江师范学院(记者注:现杭州大学前身)。后来,又成为杭大的元老之一。”潘小禾说。他是黄菊秀的儿子,父亲潘树庭也是一名教师。

潘树庭曾就读于国立英仕大学美术系,从师潘天寿。毕业后,又攻读政治。有趣的是,他最终却在地理系任教。

“那时的教师,特别辛苦。靠自己手绘地形图,自己做教具。父亲还会经常带学生出去考察地质地形。”潘小禾说。在他的印象中,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回到家中,还得批改学生作业。对于自己的一双儿女,他们却无暇照顾。

少时,潘小禾特别嫉妒父母的学生。“学生病了,叫我们端鸡汤过去。过年的时候,学生如果不回去,叫我们送东西。”潘小禾说。

不过,令他嫉妒的,还不止于此。“父亲是教授,待遇还不错,可是我们过得很拮据。”潘小禾回忆。

为什么?“不少拿来资助学生,还有同事、朋友的孩子。”他说。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位学生的父亲患重病,来杭州看病。父亲请他住自己家中,每日早晨还为其买肉做菜。“肉,在那时可是稀罕品。”潘小禾说。

煤油灯下的备课背影,一丝不苟任教

“父亲,总是认真得一丝不苟。”教师父亲黄乃行,在黄向一心中,是这样的形象。

1949年,黄乃行秉承父业,开始教师生涯。“他回到黄炎村,在村里办学。那时,村里还没有学校。”黄向一说。

此后,黄乃行先后在丽水青田县的船寮、海口、章村、石溪、坑口、祯埠、高市、大路等乡镇任教,将最好的岁月奉献给三尺讲台。

父亲一盏煤油灯下的备课身影,令黄向一至今难忘。每天早上,父亲总是最早到学校,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擦亮那盏相伴的油灯。

1960年代,是最艰苦的岁月。早上,黄乃行在青田坑口小学上课;傍晚,还得下村在夜校帮村民扫盲。每晚,父亲回到家中睡时,黄向一早已入睡。“累点有什么不好,能够教大家,很开心。”这是黄乃行对家人常讲的话。

工作辛苦,加上长期营养不良,黄乃兴晕倒在三尺讲台上。

有天,黄向一接到青田大路乡小学的校长电话,被告知父亲昏迷。他与弟弟们,用手推车将父亲送至青田县医院。“那时,教师的身体大多都不好。”黄向一说。

黄乃行退休以后,仍“不甘寂寞”,主动去各村校帮忙。1993年,他因肝癌去世。去世前,他曾向青田县教育局递交一份申请,主动要求死后将遗体捐献给医院解剖。

第三代教师

成长路上,教师保护个人特长

1989年,潘小禾进入杭州少年宫,成为一名美术教师。

小时候,美术出身的父亲,会教潘小禾绘画,还带他前往杭州西泠桥美术馆看画展。渐渐地,他迷恋上了美术与手工艺。上课时,他会忍不住用竹子做兵器。

不过,老师并未当场制止,而是课后,将潘小禾叫到办公室。“他叫我每天背一首唐诗,并配上一幅自绘的画。”这种聪明的办法,可使潘小禾既不落课,还发挥了特长。

不仅如此,老师还带潘小禾去当时的杭州市少年宫学画。“他知道我父亲忙,就自己带我去少年宫。”潘小禾解释。

少年宫的老师,亦让他感概,“老师对我们真好”。他记得,每逢演出结束后,老师会先把学生一一送回家,再自己回家,“有些学生住得很远”。

1989年,从黑龙江下乡回来的潘小禾被安排进了一家工厂。可是他一心想做老师,后因机缘巧合,进入杭州市少年宫。他的妻子,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师。

彼时,黄向一也做了一名语文教师,2010年退休前任教于青田县船寮高中。此外,他的弟弟黄如一、黄向如皆为教师。

“现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远不如前”

成为教师的潘小禾,用自小“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父辈言传身教,来对待这份职业。他按照父母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不分贫贱;对学生严格,首先得对自己严格;充分备课。”

在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美术部,论年龄,潘小禾算是“老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在年轻教师中,“起模范作用”。有次,一位学生腿骨折,走路不便,他看到后,背起学生直接上了3楼。后来,他对美术部的年轻教师说,“看到学生不便,我们应主动关照。”

对比父母那代的教师,与现今的教育环境,潘小禾感慨良多。“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不如以前多。”他说。记得小时,班主任经常登门家访。每到寒暑假,同学间会成立课外小组,相约在某同学家一起做作业,探讨题目,而老师,则常会过来答疑解惑。

“现在的家长,总不放心,什么事都盯着看着,甚至代劳为孩子做作业。”潘小禾说。比如,无论路程远近,父母都会接送孩子上下课,甚至上课期间,还在外守候。比如,工艺课需动手用剪刀,父母会担心伤到孩子,过度保护。还比如,父母觉得孩子做的手工不够完美,就会想办法代劳。

“其实,无论做得好坏,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尝试。每次都去尝试,就是一种积累,就会进步。而且,孩子自身是有创意的,家长代劳,只会让他失去激发个人潜力的机会。”潘小禾无奈地说。

还令他郁闷的是,“家长决不肯让自己的孩子吃亏。”小朋友之间的拉扯,原很正常,可家长偏爱夹在其中,为孩子争取绝对优势。潘小禾想起小时,常和同学邻里小孩打闹,母亲知道后,总第一个责备自己,并要求向他人道歉。

第四代教师

80后教师

“处在这个位置上,要对得起学生”

从黄庆云至今,转眼,百年已过。世事变迁,身为“80后”的第四代,对于这份“传统”职业,又会如何看待?

2007年,潘小禾的儿子潘狄明,进入中国计量大学环境艺术专业任教。

不过,父母作为教师的影响,并非最终促成他走入教师行业的原因。而是,“大学教师的影响,他是我人生的榜样。”从导师处,潘狄明看到,“环艺设计需对人类负责,创造生态的环境。”他想把这样的设计,传递给更多的人。

任教6年,对于大学教师,潘狄明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自我要求。对于学生,他必须严要求。“高中有教师监督机制,但大学没有。如果教师不负责,那么,学生这4年,就荒废了。我们要对得起学生。”潘狄明说。

除很强的责任感外,大学教师还需正直、敬业的精神。“环艺,是门很苦的行业,需要敬业,更需要热爱这份职业。”潘狄明说。

此外,大学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精神影响,“从自身做人做事的态度上去影响。”

他希望,大学4年,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身价值。“我们不能总先向社会索要,再谈个人奉献,我们应该先发挥自身价值。”

环艺非常特殊,更强调上手的实践。从大学导师处继承“实践教学”,潘狄明的课堂还会“搬”到工地和样板间。他成立了个人工作室,这不仅是他个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地方,也是学生的实践基地,“吸纳最优秀的学生,给他们最实践的接触。”

此外,与潘狄明同辈的第四代,黄向一的儿子黄开来与女儿黄开静,也均成为教师。

尊崇大师精神 呼唤为师者的责任

百年之间,世事变迁,但在他们身上,不变的教师精神本质,依旧可见:严于治学的同时,护生如子;对待教学,敬业而执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当我们去回想求学路上的每一位教师,会发现,那些让人犹怀感恩之心的,恰是爱学生并执着于这份事业的教师。他们,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给予我们精神层面的影响。

在潘小禾及潘狄明身上,就可见个人成长路上的教师,所投射的影子。对他们而言,成为教师,除家庭的影响外,成长路上遇见的教师更是重要的“推手”。

早时,教师被尊称为“先生”。先生,无论在学问还是道德品格上,均无可指摘。教师,是多么的举足轻重啊!三尺讲台之上,为师为人生活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均被学生看在眼里,产生影响。有时,这样的影响,甚至会改变一生。

可现在,不少人对待这份事业,却显得轻薄了。谈起教师这一身份,1982年出生的潘狄明,不禁感慨,“作为大学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这背后,却是隐含着责任感缺失的现实。

1931年,梅贻琦在就职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而这,对于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亦如是。基础教育12年,是形成个人意志与价值的一个阶段。大师般的教师,又岂能缺失?其实,教师并非一定得如大师般博学,但一定得有大师般的精神与品格。

分享到:
政策新闻
十二部委通知
政策法规
健康标准
调研报告
热点新闻
平安校园
自救自护
专家顾问
安全预案
资料下载
身心健康
资讯
快乐成长
青少年保健
身心专题
健康大讲堂
校园文化
校园资讯
创意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库
校园专题活动
课外延伸
校园饮食
饮食标准
营养食谱
食品鉴别
安全示范
饮食公开课
德育
德育课堂
德育故事
礼仪学堂
公益短片
国学
国学启蒙
国学课堂
国学讲坛
国学人物
国学书院
科技
科技前沿
科学漫谈
科学探秘
知识海洋
科普活动
名师讲堂
名家课堂
第二课堂
升学讲座
特级教师
世界名校公开课

音乐
走进音乐
音乐资讯
音乐学堂
音乐专题
音乐人生
美术
美术常识
美术教程
美育书籍
世界名画欣赏
武术
资讯
武德
武诀
武学知识集锦
资源中心
家长学堂
学龄前
小学
中学
家有考生
家庭教育

中国校园健康网络管理办公室

Copyright © 2014 chinaschool.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7010518号

地址: 西城区西外大街135号北展剧场东二层 邮编 :100044

总 机 Tel:(8610)-6833 5833 邮 箱:office@chinaschool.org.cn

执行单位:中玉之天(北京)投资有限公司